让“盆景”变风景

发布时间:2024-04-13 23:54:41    浏览:

[返回]

  若有自然资源禀赋,美丽乡村大可行乡村旅游之道,以绿水青山迎接来往宾朋。然路桥的乡村“先天不足”,缺乏自然资源优势,尽管如此,多年来我区美丽乡村建设依然一路摸索,一路前行。

  如今放眼全区,无论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还是“书声琅琅,翰墨飘香”,各村正发散思维,因地制宜,探索符合当地实际的美丽乡村建设类型,走出属于路桥的美丽乡村特色之路。

  为探索有借鉴和推广意义的美丽乡村路桥模板,今年上半年,农办以螺洋街道岘头林村、东风村,以及峰江街道孙家村为试点,开启“无中生有”、借势而为的建设路。

  螺洋街道岘头林村处于台州市鉴洋湖湿地出水口,东风村靠近路院路且与岘头林村一水相邻。经过外出考察,比对杭州西溪湿地周边的发展,农办认为,台州市鉴洋湖湿地虽然主湖区在黄岩区,但岘头林村和东风村依然可以乘势发挥、组团发展,打造农业观光旅游集散区,成为路桥主城区配套的“后花园”。

  目光往东聚焦峰江街道孙家村,这本是非常平凡的一个村庄,比邻新桥镇的金大田村,村里从事箱包行业的村民较多。为了心中的美丽乡村梦,在过去半年时间里,该村核心区块共拆除违法建筑2万多平方米,且后续还将继续拆除1万多平方米。据悉,被拆除的区块将建起箱包展示与设计一条街,实现该村产业内再提升,以规范化提高安全生产系数。除了提升乡村产业之外,该村还引进景观园林企业,以降低今后村庄绿化的维护成本。

  对于路桥而言,美丽乡村早已不纯粹是乡村旅游,更是惠及大众的建设,它首先要满足服务于生活在乡村人们的生产、生活,通过“以内养外”培育自身特点,进而吸引南来北往的人们。

  “不论是哪种类型的美丽乡村,理念其实都是对乡村进行现代化改造的‘新乡村主义’,核心在于乡村复育和乡村多功能,既保留乡村的优美风光,也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享有城市的生活品质,达到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和谐’,以及风土、风物、风俗、风景的‘同尊’。”农办副主任王剑介绍道,“岘头林村、东风村区块接下来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孙家村美丽乡村建设借鉴、推广的理念意义更超现实意义。”

  以往,美丽乡村建设多为村庄发挥自身能动性的“个体式”发展,虽有特色,但由于缺乏周围配套,这种模式往往发展后劲不足。

  区六届一次党代会报告关于我区今后五年的主要任务和重点举措中提及,培育一批整洁村、秀美村和精品村,让精致的“盆景”连片形成精彩的“风景”,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

  遵循这一发展理念,时隔半年,西南的东风村、岘头林村,西北的飞龙湖,中部旧城改建,新桥、峰江、横街组团建设,再往东有沃尔沃小镇、游艇小镇等,五大区块各有特色,正逐步连线串成我区的美丽走廊。

  从以往的个例来看,无论是发展旅游,还是培育、提升当地经济,美丽乡村建设皆应以产业发展为先。在王剑看来,适合的才是最好的,路桥的美丽乡村建设,不仅要表面干净,也要内质健康。

  村级组织换届后,新一届“村两委”班子也积极地为美丽乡村升级版注入活力与动力。今年4月份,农办相关负责人在区委党校为新上任的“村两委”班子授课,讲述美丽乡村建设理念。课后,不少人主动联系农办,商量美丽乡村建设事宜,比如,峰江街道的蒋僧桥村提出要依托原有资源,走红色旅游的建设之路,施家村计划依托体验式花木商城项目打造多功能花木小镇;蓬街镇山下李村依托村庄环境,谋划新的发展格局等。

  “以前做好一个村的建设,仅是这一个村发生变化,而如今,美丽乡村建设呈裂变式发展,大家积极寻找各自亮点、寻找可参照的模板,由一村带动一大片,所积蓄的力量是极为可观的。”王剑说,“美丽乡村建设有1至2年的发展周期,并非一蹴而就。明年,待雏形显现,相信会更有说服力。”

搜索